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时间:2024-10-03 20:55:06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15篇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15篇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1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欧阳修欧阳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写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极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老师责骂?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2

北宋大才子苏东坡

苏东坡和佛教的渊源非常深厚,他和方外朋友过往也非常亲密。在居士分灯录里,记载东坡前生为五祖戒和尚的典故。苏轼的母亲刚刚怀孕他的时候,梦见一位身躯瘠瘦、眼睛眇细的出家人,后来就生下了苏轼。事隔数年,苏轼的弟弟苏辙在高安为官的时候,和真净、文圣、寿聪等三位法师时常在一起参禅论道。有一天,这三位出家人同时梦见迎接五祖戒禅师,三人正在交谈时,苏轼刚巧来寺拜访。三人于是把梦境告诉苏轼,苏轼就回答自己七、八岁的时候,曾梦见自己身为僧侣,往来行化于陕右一带。真净法师听了,赶忙接口说:

“五祖山的戒禅师也是陕右人,晚年来游高安,五十年前圆寂于大愚。”细问之下,苏轼当年刚好四十九岁,大家终于了悟五祖戒和尚原来就是苏轼的前身。

圆泽禅师

中国有句成语,“缘订三世”,表示彼此之间缘份的深远,其实这是一则哀怨动人的轮回故事。

据苏东坡的《僧圆泽传》记载:唐僧圆泽和李源相约前往峨嵋山一游,圆泽禅师主张取道长安陆路,李源坚持行走荆州水路。圆泽禅师无奈,怃然叹息说:“一切是因缘,由不得人也。”二人一路游来,途经南浦的时候,看到一位大腹便便的妇女拿着瓦瓮在河边汲水,圆泽禅师看后,脸色苍白,长叹一声说:

“我主张走陆路的原因,正是为了怕见到她呀!这位妇人姓王,我本当投胎为她的儿子,三年来我到处躲着她,使她怀胎三年总是无法生产。想不到你我今日因缘已尽。三天后,请你到王家来看我,我以微笑与你为证。十三年后,在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们再见一面。”

当天晚上,圆泽禅师就无疾而终。李源依约,三天后到王家去祝贺,襁褓中的婴儿看到李源,竟然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

十三年后,李源到了杭州天竺寺,看到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鸣笛而歌道: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李源听了,高声呼叫说:“圆泽禅师您还健朗吗?”

牧童挥手回答说:“李公果然是个守信用的人。”然后又引吭高歌: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在呜呜的笛声中,牵着牛冉冉而逝,留给李源无限的怅然与嗟叹!

明儒王阳明先生

有一次王阳明到金山寺去朝拜,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识。信步浏览,走到一间关房之前,只见房门口贴了一张封条,左右观看,好像曾经住过。王阳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请知客师父打开关房瞧个究竟,知客师父连忙道歉说:

'对不起!这间关房是我们一位老祖师五十年前圆寂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他的全身舍利,他老人家遗嘱交待不可以开启,请您原谅,千万开不得。'

'既然房子设有门窗,那里有永远不能打开的道理?今天无论如何请您慈悲开下来看看!'

由于王阳明一再请求,知客师父碍于情面无法违抗,只好万分为难地打开房门,让王阳明进去。昏黄的夕照里,只见一位圆寂的老和尚亘古如昔地端坐在蒲团上,王阳明一看,咦!怎么和自己的容貌如此的相像?举头看去,墙上还有一首诗,写道:

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

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原来王阳明的前生就是这位坐化的老和尚,昔日自闭门扉,今日还来自启,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点证明。王阳明为了纪念这件事,曾经在金山寺留下诗句: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

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文学家黄山谷

在江西修水县的县志里,记载安徽芜湖县的女子转世为江西修水县的黄山谷的一段故事。

有名的大文学家黄山谷二十六岁出任芜湖知州,有一天,梦见自己走到一个地方,看到一个白发斑斑的老婆婆,在门外设香案祭拜,香案上面供有一碗芹菜面,黄山谷一闻面,端起来就吃,梦醒口齿还留有芹菜余香。黄山谷以为是自己公务忙碌成梦,心中不太在意。第二天午睡,却再度梦见昨日的情境,醒来觉得异常纳闷,于是循着梦境,不知不觉走到一个村落,果然看到梦中的老婆婆,手中拿着袅袅的三支香,喃喃地对天祷告,奇异的是香案上正摆了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芹菜面,黄山谷趋前问道:

'老婆婆!你在做什么呀?'

'昨日是我死去二十六年的女儿的忌辰,我在祭拜她呀!'

黄山谷一听非常惊诧,怎么正好和自己的年龄相彷,急忙再追问:

'你女儿平日喜欢做些什么事呢?'

'她在世的时候,喜好茹素奉佛,喜欢阅读诗书佛经,矢志不嫁,尤其喜欢吃芹菜面,因此我今天特别为她准备一碗。'

'我能参观她的闺房吗?'

老婆婆于是带领黄山谷进入房门,只见书架上摆满了许多自己曾经读过的经书古籍,墙角并放置有一口大柜子,黄山谷好奇地问:

'那里面都放些什么东西呢?能打开来看看吗?'

老婆婆也不知道里面究竟放些什么东西,更不知道钥匙摆在何处?黄山谷沈思了一下,彷佛忆起了什么,很快就找到钥匙,打开柜子一看,惊得说不出话来,原来里面放满了自己每次参加科试的文章。黄山谷终于明白眼前这位孤苦无依的老妪,竟然是自己前生的母亲,双脚一跪,诚恳地说:

'老人家!我是你过去世的女儿,请你回去接受我的奉养。'

黄山谷将母亲迎奉回家孝养,并且还特地自题诗偈说:

似僧有发,似俗脱尘;

作梦中梦,悟身外身。

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是个带发的在家人,却是心向往道的法同沙门;虽然生活在五欲六尘之中,却不为俗尘所染污。叹人生似梦,身外还有拘累之身,真是“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禅宗第五祖弘忍

禅宗第五祖弘忍也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转世因缘,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仰慕四祖道信,请求披剃出家,道信嫌他年纪老大,不能广化十方,只好安慰他说:

'如果你去投胎再来,我或许可以住世等你几年。'

老人拜别四祖,走到溪边,看到一位浣妙的姑娘,就请求说:

'姑娘!我能不能借你家一住?'

'我上有父兄,不能作主,你可以 ……此处隐藏8883个字……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14

刘备借得荆州后,压根不想还给东吴。孙权派鲁肃讨了几次都没讨到,非常恼火,就采纳周瑜的计策,用妹妹做诱饵,打算把刘备骗到东吴,扣为人质,逼他归还荆州。

定下计策后,孙权就派人到荆州,说得知甘夫人去世后,刘备一直单身,十分同情,愿将妹妹嫁给刘备,请他到东吴迎娶。刘备可不傻,一听就知道孙权不怀好意:“我已年过半百,孙权的妹妹却是妙龄女子,他怎肯将妹妹嫁给我这个老头子?恐怕是想把我骗到东吴去做人质,逼我还荆州吧?我才不上他的当。”

诸葛亮却摇着鹅毛扇说:“主公但去无防,我自有妙计,包你既娶到孙权的妹妹,又不用归还荆州。”

刘备问:“军师有何妙计?”

诸葛亮的妙计是到紧要关头才能给人看的,他微笑着说:“我已将妙计装在锦囊里,主公路上再看吧。我等着喝主公的喜酒呢。”

刘备终于动了心,决定去东吴迎娶孙权的妹妹。关羽和张飞都说万万不可,大哥这一去,恐怕就回不来了。刘备安慰他们说:“你们什么时候见军师失算过?有军师的妙计,十个孙权再加十个周瑜,我也不怕。”

刘备带着赵子龙去东吴。临行时,诸葛亮交给赵子龙一个锦囊,说妙计就装在里面,叮嘱赵子龙一定要到东吴后,才能拆看。

刘备一行乘船顺江而下,很快就到了东吴水面。风浪很大,船晃得厉害。赵子龙想等风平浪静后再看军师的妙计,刘备却说,现已进入东吴地界,危险重重,万一东吴水军袭击,想看妙计都来不及了。

赵子龙觉得刘备说得有理,就将锦囊拆开。不料一股旋风袭来,顿时巨浪滔天。赵子龙站在船头,纵然武艺高强,也因船只颠簸摔了个嘴啃船板,幸好双手抓住船帮,才没掉到水里。可诸葛亮给他的妙计,连同锦囊一起掉到风浪里,打个转就不见了。

风浪平息后,赵子龙一行人划着木船,在江面上转了好几圈,又派几个水性好的士兵到水里寻找,都不见妙计的踪影,倒是那个漂亮的绸缎袋子还挂在船底的一颗钉头上,装了一袋子的脏水。

丢失了军师的妙计,刘备不敢去娶孙权的妹妹了,他决定先回荆州。可他们正要掉转船头,就听到有人喊:“刘玄德,你走不了啦!”

一艘大船飞快地驶来,船上站着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仔细一看,正是周瑜。周瑜要活捉刘备,逼他归还荆州。赵子龙带领将士拼死抵挡,才得以脱身,但刘备的左腿中了一箭,赵子龙也被周瑜的长枪刺伤了右臂。

回到荆州后,刘备一瘸一拐地走下船来。诸葛亮吃惊地问:“主公,你没有采用我的锦囊妙计?”

刘备生气地说:“妙计被风浪卷走了,锦囊还在。”他把脏兮兮的袋子扔到诸葛亮的脚下。

赵子龙捂着手臂上的伤口问:“军师,你那妙计到底是什么?”

诸葛亮捡起锦囊说:“我想让你们到了东吴后,就沿路宣传孙权是请主公来娶他妹妹的。这事闹得越大,孙权就越下不了台,你们也就越安全,主公也越有可能娶到孙权的妹妹。”

赵子龙埋怨说:“不就是几句话吗?军师为什么不预先告诉我和主公,非要神神秘秘地装到袋子里,还必须到东吴才能拆看?你害得主公差点儿丢掉性命啊!”

诸葛亮追悔莫及:“我没想到江上风浪那么大。”

此后,诸葛亮有什么妙计都当面讲清楚,再也不敢装到锦囊里故弄玄虚了。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15

“天王巨星”苏东坡

苏东坡才华出众,加上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因此拥有大批的粉丝。虽然苏东坡“星途坎坷”,但这些忠实的粉丝却一直追随,对他不离不弃。

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喜欢到西湖游玩。有一天,苏东坡游览西湖时,忽然着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驾船追了上来。苏东坡不知其来意,一时愕然。女子激动万分地说,她自小就仰慕苏东坡,但一直无缘相见,现已嫁为民妻,今日亲眼看见自己的偶像,也了却了多年的愿望。之后,美女粉丝给苏东坡弹奏了一曲古筝,便驾船翩然而去。苏东坡无比感慨,为此,他写下一首《江神子》。

苏东坡谪居黄州时,有一个叫李琪的粉丝,非常想要苏东坡的签名墨宝,但一直没有机会。多年过去了,李琪仍拿不到偶像的签名墨宝,眼看苏东坡就要调离黄州,她心急如焚。离开当日,黄州官员设宴为苏东坡饯行,宴席就设在李琪所服务的酒店。真是天赐良机,李琪决定豁出去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苏东坡酒兴正酣。看到时机成熟,李琪便捧着酒杯跪拜在偶像面前,随即拿出自己的随身汗巾,求苏东坡签名墨宝。苏东坡倒也爽快,让李琪取来笔墨,挥手便在汗巾上写道:“东坡七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到此,即掷笔袖手,复与宾客谈笑。只写两句?这可把李琪急坏了,于是她再次跪拜,求苏东坡再续。苏东坡大笑,接着写了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书毕,在座宾客无不击节赞叹,李琪也了却多年心愿,激动得流下眼泪。

苏东坡59岁时被贬至惠州,当时,他的邻居温氏有个女儿叫温超超,年方16岁,貌美如花。在当时,16岁已经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但温超超的眼光极高,任提亲的踏破门槛,她就是不肯嫁人。直到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她才算是找到了意中人,她高兴地对人说:“嫁人只嫁苏东坡!”于是,每天晚上,温超超不顾其淑女形象,愣是翻过高墙,来到苏东坡窗前听他吟诗诵读。一个晚上,窗外的温超超被苏东坡发现了,慌乱之中,温超超马上就翻墙跑回家中。苏轼跟踪寻到温家,问其缘故。温父无奈地告诉了苏东坡实情。苏东坡并不是好色之徒,他答应温父,要给温超超找到一个好归宿。但天有不测风云,不久,苏东坡就又被贬到海南儋州去了,此事也因此不了了之。到苏东坡遇赦放还,途经惠州时,温超超已经抑郁而终。

在京城的皇宫里,苏东坡的粉丝也不在少数。当时,皇宫中的皇太后、皇后、公主和不少宫女都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她们对苏东坡的一贬再贬非常愤慨,但始终无能为力。北宋元丰年间,“乌台诗案”案发,苏轼被逮捕下狱。宋神宗当时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看到自己的偶像入狱,神宗为此闷闷不乐。后来,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搬出了当年宋仁宗“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的祖训,为苏东坡说情。最终,宋神宗决定对苏东坡从轻处理。所谓的“吾为子孙得两宰相”,其实就是前任皇帝宋仁宗对苏东坡爱戴有加的一个体现。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宋朝疆域之外,也有苏东坡的粉丝。有一回,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出使辽国,在辽国,苏辙惊奇地发现,辽国人常常向他打听苏东坡的情况。后来,苏辙在给苏东坡的信中写道::“谁将家谱到燕都,识底人人问大苏。”由此可见,苏东坡在辽国也有极大的影响力。当时高丽国有两个兄弟,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他们分别取名为金富轼、金富辙。轼和辙,正是苏东坡兄弟的名字,由此又可见,苏东坡被外国人崇拜的程度。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