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励志的故事
名人励志的故事1今年34岁的陈盆滨是浙江台州玉环县人,13岁便登上渔船下海,整整当了9年渔民。从20xx年开始,他开始挑战七大洲超级耐力跑。超级耐力跑比赛的赛程数百公里,作为国内该项目的头号选手,陈盆滨被不少人称为“中国阿甘”。
挑战魔鬼赛程
20xx年6月,陈盆滨在新疆戈壁长征(6天250公里)中获得第3名;20xx年4月,他参加摩洛哥地狱超级马拉松(6天250公里),以总成绩32小时2分26秒完赛,名列第56名;20xx年6月,在美国西部100英里耐力跑中,他以28小时33分完赛。
20xx年9月15日,陈盆滨参加澳大利亚格拉斯豪斯100公里极限越野赛,以12小时6分的成绩获第7名;9月28日参加希腊246公里斯巴达超级马拉松,以29小时50分获第51名。紧接着,他马上赶往巴西,参加10月7日开始的亚马逊丛林马拉松赛(6天254公里),一举获得亚军,创造了中国选手参加世界级超级马拉松取得的最好成绩。
28天参加三大赛事,跑完600公里。当陈盆滨在巴西的海滩上写下这些数字时,国外的对手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回忆那一个月的魔鬼赛程,陈盆滨说:“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因为从来没有经历过。我的目标是参加七大洲的赛事,因此完赛是前提。”
在澳大利亚,陈盆滨顺利完赛,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到希腊之后,心里便没了把握,本来打算控制节奏慢慢跑,但途中却险些退赛。
“那天我们早上7点就开始跑,天气非常热,中午有38℃到40℃的样子。跑了十几个小时,人就有些水肿,脚也大了,鞋就比较顶,下坡的时候,小脚趾的指甲翻掉了。”陈盆滨当时心里一惊,“我心中说完了,没法跑了,一瘸一拐地找地方包扎起来。后来,恰巧碰到一个认识的新加坡人,借给我跑步鞋,虽然号码比较大,跑起来会磨脚,但好在不顶脚,我咬牙坚持跑完了全程,脚底都是水泡。”
结束比赛后,陈盆滨走路都成了问题。但接下去还有巴西的比赛,昂贵的报名费已经交了,机票也买了,他只好硬着头皮去。
“我当时想,这可怎么跑呀,脚上都是水泡。”
幸运的是,陈盆滨记错了时间,因此他额外多出了3天恢复时间。
“那几天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心里就有底了。第一天比赛拿到第9名,心想,反正巴西的比赛结束就回国了,干吗不拼一下,争取一个好成绩呢?于是,我的名次一点点提升,最后拿了亚军。”
其实,陈盆滨有夺冠的希望,但由于比赛路线标示不清,随时可能迷路,因此他选择和另一个选手结伴同行。另外,在比赛过程中,他遭到丛林蚂蚁的袭击,也耽误了不少时间。
“遇到蚂蚁那天,比赛长度是108公里,跑着跑着,感觉有东西咬我,一摸脖子,全都是蚂蚁,只好停下来脱衣服清理。”
蚂蚁还不是最可怕的,比赛开始之前,赛事主办方提醒选手:如果被蛇咬到,必须抓住那条蛇带回来,医生才知道是什么蛇咬的,应该如何救治;如果碰到美洲豹,千万不要跑,要和它对视。
6天的比赛跑完,陈盆滨马上去赶飞机,当晚的领奖典礼也没来得及参加,后来组委会将奖杯给他寄来,“都碎了,奖杯是瓷的。”
当渔民锻炼了他的意志力
在别人看来,能够完成常人难以想象的超长距离奔跑,并且成绩突出,陈盆滨一定具有超常的天赋。但陈盆滨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他强调的是意志力:“可能我从小就有一种吃苦的精神。”
浙江玉环县是全国13个海岛县之一,全县有渔业村34个,渔业人口达到7.08万。陈盆滨在13岁那年就成为了“渔业人口”中的一员,14岁就成为股东船员。
“我们的渔船是那种60匹马力的木船,船员7人,渔网6张,12个锚。”
出海一次6到8天,渔船从渔港开出四五个小时,进入渔场,等待潮水,下网捕鱼。
渔民很辛苦,“一天4次潮水,平均6个小时一次。拉网,收鱼,再撒网,干完后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睡觉,然后就又被叫起来干活,人还迷糊着。不过,现在想起来,还是在船上的时候睡得最香。”
即使如此辛苦地出海打鱼,他们还是亏本。当了9年渔民后,陈盆滨在父亲的反对下,坚持卖了船,进了当地的阀门厂当工人。
“现在想想,以前打鱼吃苦的日子对现在非常重要。”陈盆滨感慨道,“我从来没有因为累而想过放弃,几百公里的奔跑中,要靠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坚持到终点。”
离开渔船后以跑步为生的日子
离开渔船,陈盆滨意外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20xx年,乡团委组织了一次春节群众趣味比赛,21岁的陈盆滨报名参加俯卧撑项目,他一口气做了438个,拿到600元奖金。“可能和常年出海打鱼有关系,体力比较好。”
发现参加比赛既可以挣奖金又有成就感,陈盆滨便开始寻找各种比赛机会。温州有一个电视吉尼斯比赛,他去参赛,扛着40斤重的水桶绕圈走,距离最远者获胜。他用14小时21分走了75公里获得冠军。陈盆滨对自己的耐力有了充分的信心。
同样是在一次电视吉尼斯纪录挑战赛上,陈盆滨第一次完成了马拉松,穿着比赛赞助商生产的跑鞋,成绩是3小时9分。
“几次比赛下来,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就想参加更长距离的比赛。”陈盆滨从20xx年开始参加各种户外越野赛、铁人赛、耐力赛,仅在20xx年,他就拿了26个冠军。
很长一段时间,当地人对以跑步为生、到处参加比赛的陈盆滨很不理解,“我在马路上跑,有的人看到了,骂我是疯子。”甚至连家人也不支持他。
20xx年,陈盆滨遇到了难关,电视吉尼斯挑战赛结束了,收入成了问题。
“我去参加吉尼斯的比赛就等于去领奖金,他们还负责往返路费、食宿等费用。但吉尼斯比赛没了之后,参加其他比赛,不但要费用自理,而且有的还要交纳报名费,所以钱就成了问题。”
为了能继续参加比赛,陈盆滨只好寻求企业赞助。后来,苏泊尔的老板向他伸出了援手,从20xx年2月1日开始,陈盆滨成了苏泊尔的员工。这些年,随着陈盆滨参赛费用的逐年增加,苏泊尔对他的投入累计已经达到200万元。为了尽力回报,陈盆滨自己定做了苏泊尔的商标贴在衣服上,“多少是我的一份心意。”
这些年来,比赛加训练,陈盆滨跑过的距离近14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圈半。
在奔跑中升华的愿景
陈盆滨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登上美国《户外》杂志封面的第一个中国人,并获得了20xx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非奥项目提名。
对于未来,陈盆滨考虑得很清楚。首先要在明年完成平均温度只有零下20℃的南极洲超级耐力赛,创下挑战七大洲超级耐力跑的纪录。然后继续坚持跑下去,一直跑到60岁,成为一块铺路石,让更多的中国人参与到国际超级耐力跑运动中来,不再只有他一个人参赛。
同时,陈盆滨也有一份很强烈的责任感。他希 ……此处隐藏8636个字……数字化生存》、杨致远建立雅虎还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在这样的情形下,远在尚未开通拨号上网业务的杭州,马云就已经梦想着要用互联网来开公司、下海、盈利。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
“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样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能够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能够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
时隔多年,回忆起当年力排众议的情形,马云依然为自己的选取而叫好。
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3个月后,临近杭州的上海正式开通互联网,马云的业务量激增。在各企业纷纷忙着建立自己主页的时候,马云的先见之明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时,制作一张主页,中英文对照的2000字资料、一张彩照,开价就是2万元人民币。不到3年,马云就轻简单松赚了500万元利润,并在国内打开了知名度。
1997年,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挥师北上,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zhan、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这段经历对马云弥足珍贵。他告诉记者:“在这之前,我只是一个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我明白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1999年初,开阔了宏观视野的马云回到杭州,进行二次创业,他决定介入电子商务领域。
采用什么模式当时全球互联网所做的电子商务,基本上是为全球顶尖的15%大企业服务。但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从最底层的市场滚打过来,深知中小企业的困境。他毅然作出决断———“弃鲸鱼而抓虾米,放下那15%大企业,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
“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地世界。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地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地人。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马云要做地事就是带给这样地一个平台,将全球中小企业地进出口信息汇集起来———“中小企业好比沙滩上一颗颗石子,但透过互联网能够把一颗颗石子全粘起来。用水泥粘起来地石子们威力无穷,能够与大石头抗衡。而互联网经济地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就这样,1999年9月,马云地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立志成为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地引路人。当时国内正是互联网热潮涌动地时刻,但无论是投资商还是公众,注意力始终放在门户网站上。马云在这个时候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在国内是一个逆势而为地举动,在整个互联网界开创了一种崭新地模式,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地第四种互联网模式。阿里巴巴所采用地独特B2B模式,即便这天在美国,也难觅一个成功范例。
网站注册成立一个月后,由高盛牵头地500万美元风险资金便立即到账。马云用这笔钱做地第一件事情,就是从香港和美国引进超多地外部人才。这个时期,也正是马云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地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地时候。彼时,12个人地高管团队中除了马云自己,全部来自海外。
1999年底,马云以6分钟地讲述获得有“网络风向标”之称地软银老总孙正义地赏识。两人进行了3分钟地单独谈判后,马云获得了孙正义3500万美元地投资。软银每年理解700家公司地投资申请,只对其中70家公司投资,而孙正义只对其中一家亲自谈判。
事实证明,无论是高盛还是孙正义,对马云地决定都是准确地。在电子商务领域,马云显示了自己地独特视角和预见性:创业当年,阿里巴巴地会员就到达8.9万个;2000年到达50万;在2001年互联网地严冬季节,依然实现了百万会员地目标,并成为全球首家超过百万会员地商务网站;目前地会员总数已经超过350万之巨。
名人励志的故事15一副假牙拯救世界
早在16岁,丘吉尔在伦敦附近的哈罗公学就读时,便饱受牙病的困扰。那时母亲经常抱怨,家中大把的银子都花费在了他的牙医账单上。一次,丘吉尔的牙龈又出了问题,导致发炎化脓,使得面部比平时整整肿胀了一倍。还有一次,丘吉尔的一颗智齿由于疼痛不堪,不得不让医生拔掉。那次拔牙时,他在被麻醉后昏昏睡去,甚至在整个拔牙过程中“鼾声如雷”。
20多岁时,丘吉尔的前上齿便几乎全部提前“下岗”,因此便落下了说话漏风的毛病。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生理缺陷,年轻时的他一说话就脸红,结结巴巴。无奈之下,他找牙医制作了一副假牙。
然而,丘吉尔最初的假牙由硬橡胶制作,佩戴起来非常不舒服。因此更多时候,他都只好将它取下,揣进口袋里。有一次,他一不留神一屁股坐了上去,之后只好找到牙医进行修复。
丘吉尔的第二副假牙是固定在一个巨大的假上颚上的,虽然比第一副略感舒服,可是仍不尽如人意。而得到一副咬合紧密、佩戴舒服的假牙一直是他最大的心愿。二战打响之后,1940年5月,丘吉尔就任英国战时联合政府首相。随着战局节节吃紧,丘吉尔时常感觉心烦意乱。有一次他甚至用拇指将口腔中的假牙撬下,然后将其重重摔向墙壁!
二战期间,丘吉尔几经辗转找到了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牙医威尔弗莱德·费希。那次就诊时,丘吉尔用白兰地代替难闻的漱口水,还吸了2支雪茄。费希为他精心设计了一副假牙,由自己的得力助手、牙科技师德雷克·库迪普加工制作。
为了以防万一,德雷克还特意制作了一副“备用假牙”。多年后,德雷克的家人将其无偿捐赠给了位于伦敦的皇家外科大学博物馆。
费希大夫设计的假牙让丘吉尔十分满意。从此,他说话不再漏风,经过刻苦的磨练,他演讲时的措辞、语调和手势中处处透出非凡的勇气和力量。二战中最困难的时期,丘吉尔每天鼓舞人心的反法西斯广播演讲几乎成为了英国军民的精神支柱。
从1952年至1954年,已经进入第二届任期末期的丘吉尔多次写信向费希大夫致谢,甚至提议向后者授予爵士头衔。在一封写于1954年1月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非常荣幸地推荐你被授予这一实至名归的荣誉。随信我附上一副假牙,如果你能够帮忙将它们再拧紧一些,我将非常感谢。其他的几副一直工作完好。”
一名皇家外科大学博物馆的发言人表示:“对于丘吉尔而言,一副舒适合体的假牙就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心理和生理道具。它使得他能够自如地说话——对于任何政治家而言,这都是必不可少的。更何况,语言技巧是导致他成功的一项最重要的因素。要知道,自从丘吉尔成年之后,便一直担心失去自己的语言能力。”因此,一副假牙拯救了世界不无道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