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学生周记汇编五篇
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是时候好好地记录在周记中了。一起来参考周记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周记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周记 篇1第一周:
通过紧张的面试,我终于如愿进入到公司的销售岗位实习,实习期为三个月。学销售近三载,但真正的接触实际的工作,这还是头一次,心里难免有些忐忑。好在单位给我安排的老师比较理解我现在的心情,马上带领我熟悉出纳的工作流程。xx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服装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韩合资企业,往来款项主要以电汇和承兑汇票为主,现金的收付较少。但由于我初来乍到,对很多业务都不熟悉,老师给我讲的第一课便是现金收付时要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收到现金要当面点清金额,还有学会辨别真币假币,虽然单位有验钞机,但机器只是辅助工具,验钞机检验过后必须在清点一遍。点清金额后,便要开出收款收据,详细写明付款单位的名称、认证填写大小写金额等,在审核无误后在收款收据上签字以及加盖现金收讫章。这一周学的内容不是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尽快适应单位的节奏以及熟悉各个部门的工作,以便在工作中能很好的协作。
第二周:
通过第一周的环境适应阶段,我也基本上跟的上单位的节奏了。但仍是对出纳岗位的工作感念有些模糊,之前,我以为出纳只是跑一下银行,算一下现金,认为只不过是些简单而琐碎的工作。在实习过程中的探索和工作后,我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即使琐碎的工作也是很不简单的。
这一周我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跑银行”。单位收付业务主要是通过银行完成的,所以这一周我的工作量突增,几乎一半的时间是在各个银行之间穿梭。挂号、排队、填写汇款单、取款单。回到单位后,还要打出银行对帐单,然后填写收款收据,加盖银行收讫章。最后便运用到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了,那便是登日记账。把每一笔款项仔细认真的登记在账簿上。
第三周:
这一周正好赶上月底,我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库存现金、银行对账单以及日记账进行了全面的清点,做出现金、银行存款月报表交到会计处。并除去企业必要的零星开支后的多余现金存到银行,当然这个任务一如既往的交到我手上。月初是财务科最忙的阶段,不但要结账还要填制凭证做出报表并缴纳税金,虽然我不是会计人员但也非常忙碌,要把收到的收据、电汇单据、增值税发票、车票等等一系列的单据分门别类后交到不同职责的会计处。虽然紧张忙碌但我也感觉到从没有过的充实,在所有人都忙碌的时候我也身在其中,这让我感觉到我终于成为财务科的一员。
第四周:
加上这一周,我在单位实习了差不多一月了,由于要写毕业设计的原因,我无时无刻盯紧财务科的一举一动,连套近乎带打听的,生怕哪些纰漏被忽视过去,被问起时也是含含糊糊一语带过。终于在老师的“逼”问下,我缴械投降道出实情。在老师的笑声中我有些尴尬。但老师还是帮我拟定题目并指出企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这些现象也是大多数单位常见的,虽然知道危害性但多数企业还是这么做,这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多数企业中自然也包括我在的单位。老师说着还拿出一个夹“白条”的文件夹给我看,文件夹中存放的'都是被借用现金后打的白条。老师还开玩笑的说了一句,这正是体现了中国的国情,人情味儿浓重啊!面对老师话,我有些茫然,大的道理我也讲不出来,但总感觉有些气闷。
第五周:
老师马上就要被调到总公司了,我也即将上任,但心里还有有些不确定,不确定能否胜任这项工作,不确定是否和能同事相处愉快,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即使再忐忑,也终需一个人面对。老师走之前嘱咐我,掌管钱不是小事情,所有与钱有关的东西都必须仔细认真,一旦发生无误损失的不单是公司,我们自己的损失更严重,以后有什么问题三思而后行,遇到不懂或是不确定的要及时打电话问我。原来,一个好老师并不只是教会你业务而是让你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第六周:
老师走后,我便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扫完卫生,迎接一天的忙碌。单位的业务往来很频繁,所以即使的开出发票是必要的。进入发票管理系统,核实剩余发票张数,然后把购货方积攒的几笔销售认真核实后,开出发票。记得第一次开发票时,按照老师的要求先转换税额,把含税金额转换成不含税金额,输入购货方资料然后打上销售商品批号已经数量金额等,最后确定填制人审核人,完成这些后,拿出一张空白发票对齐,紧贴着打印机边缘放入。原本以为一切都很完美,谁知打出来后才发现打出的字体都不在本栏内,统一向上挪了一行。老师无奈,把这次的发票作废后又取出一张新的,并且很严肃的告诉我,这是本月作废的第三章发票了,这时我才知道一个月只能作废三张发票。现在自己开发票,依然如第一此时那般紧张,为了防止重蹈覆辙,我先把发票打印到一张废纸上,把发票那下一联附在上面,确认没问题后,才正式打印。现在想来无论何时,谨慎都是有必要的。
第七周:
工作一如既往的进行着,除了每天完成自己的工作外,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接听公司的电话。刚开始接听电话时,单位的人都不认识,关于单位业务往来的事情也不熟悉,接起电话来问的第一句便是:你好,你找哪位?第二句是对着财务处的人员说:那位是xxx啊,有人找。还好经过时间的磨练,再接电话时已经没那么发怵了,但还是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说:哦,这个事情我不清楚,您稍等,我帮您联系一下xxx。
第八周:
这一周过的挺愉快的,原因就是马上要发工资了。虽然只有很少的几百块,但对我来说还是很激动的。由于xx有限公司主要是生产服装生产业务,所以工作人员工资分成两部分来核算。第一部分是车间工人的工资,第二部分是管理人员工资。不知什么原因,大概是会计们太忙了,所以核算职工工资的任务也落到我的身上。领导对我还是不太放心,在核算完毕后,让我交给会计部的老师们核实一下,结果证明领导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有几人的工资我果然算错了。教训啊...不过经过工资核算我发现,原来传达室的大爷也是管理部门的。 第九周:
工作中,挨批是难免的,很不幸的是我在领导极度郁闷且无处发泄的时候去撞了枪口。这件事件的起因是一张传真件,在一般情况下,购货传真理应是传到销售部门的,但不知为何,
大学生周记 篇2不想到的日子还是到了,本周是我实习周期的最后一周,我特别不想离开公司,离开我可爱的同事们,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最后还是不得不选择离开。
在这短短的十周时间里,我每时每刻都告诫自己,我在公司里的表现不仅代表的是我个人的形象,还关乎着学校的声誉,所以我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我虚心向师傅们请教的态度得到了公司的认可,我临走的时候,我给×老师买了一件小礼物,以表达我对她十周来孜孜不倦的教导的感谢之情。
回顾这十周以来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发觉实习真的.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才 ……此处隐藏2749个字……比如说一般树干要刷多高,才能达到保护树的最佳效果,书皮上面一般刷成什么样子才能最好,怎么样刷才能使多有的白色在同意高度,怎么样刷才能让人看上去更加的美观舒服等等,从臆见小的事情上就能学到很多,只是有些时候自己并没有发现而已。
第十二周周记
学习总是永无止境的,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公司是搞二手摊铺机的维修,这一次家里来个大家伙,要进行大修,这下好了一忙就大伙给忙坏了,大家一天到晚就开始为着这个大家伙弄来弄去,开始天天加班。一天从早到晚都干个不停,晚上还要加班,那几天真是一个尽的叫累啊!恨不得一下就过去,事实是不可能的,只能一天又一天在忙碌中度过。回头想想这几个星期感觉自己尝到人间的酸甜苦辣,感觉时光是度日如年,十分的难熬。有些时候整个人早上都不怎么想起来,盼望着什么时候能够放假休息一下,好好的放松个一天两天,终于结束了一个星期的劳累生活,回过头在想想这个星期的点点滴滴,不禁的笑了起来。
第十三周周记
时间过的真是快啊!不知不觉的将近两个多月了。对于刚出学校的我来说生活的点滴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比如说自己的日常生活,从学校出来了,什么都要靠自己,刚来厂里的时候,自己连做饭都不怎么会,有些时候都煮的不熟,正所谓在家里过惯了那中衣来伸手,反来张口的生活。开始几次都没做好,不过后来慢慢的适应了,越做越好了,同时自己也开始慢慢的学习做菜了,虽然做的不怎么好,但是自己还是每天坚持的去做,相信总有一天会做好的,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坚信总有一天会弄好的。离开了学校,怎么样去搞好自己的生活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也是有很多地方值得自己去学习的,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只要你去用心。
第十四周周记
到了这一周说说我的感想最深刻的还是交际方面的。象我一个人在外面,生活确实不容易。俗话说的好在家靠家人,出门靠朋友。出来交朋友是非常重要的,而看准人,看好人,交好人是更重要的,在结交新朋友之前要考虑好这个人是否值得自己去交,看准人是交朋友的一个重要条件,看好人则是交友的准则。
大学生周记 篇4自学校安排的专业实习之后,我得到了较强的实践能力。接下去就是毕业实习了,我有幸留在了专业实习所在的这所公司,天通精电科技有限公司。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关注,还有给了我这次机会,我会做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件事,为公司做一份贡献。
在线上工作两个月后,我被调职进入测试工程部。对于实习的我们来说,知识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进入社会后更是知道只有真本事才不怕没饭吃,没工作干。所以经过我的努力,也顺利的进入工程部,希望能学更多更有用的`知识。进入工程的前几天,我什么也不懂,只是默默的跟在师傅后面学校,不懂就问,希望他能多教我一些技术。能让自己更加自信!这周都在看SOP,熟悉测试的环境,感觉和学校读书差不多,要用心学才能学到东西。
大学生周记 篇5实习已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内我进入了可以说是浙江最大的报业集团,一个星期我记住了《老年报》里面数个不同的姓氏,也是这一个星期,我知道了原来做记者也可以是这样,不仅《绍兴日报》是那样的形态,整个浙江大致的报纸都是这样的形态吧,我已然不是一个有完全选择权的存在,于我现在而言,可以做的更多的是去多多接受别人,多多表现的谦卑,多多的告诉所有人自己还是个菜鸟,对的,事情就是这样,在这个新的环境里我还仅是个菜鸟,而我最开始要做的就是去好好积累,虽然这样的媒体形态是我以前所看不起的,但只要想想日后,现在的所谓挣扎又会只是一种可笑的存在吧。
实习的第一天,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由于经验尚缺,我毫无准备的就去了报社,当然和我想的情形相差甚远,首先早早的过去我并能够顺利进入办公室的大楼,在楼下等了许久,素未谋面的朱老师终于来了电话,其实第一次的电话后,我就感到这并不是个“好搞”的人,看着他零零散散的微信,也觉察出这个人可能是有那么点不同吧,至少他不会像我在《绍兴日报》认识的马记者那样,可以耐心的带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首先的电话误解,就让我郁闷之极,很遗憾,我不是有很好理解力的实习生,电话里说好的地址,我全然按照自己的理解在错误的地点等了许久,加上这短短的20分钟,这一早上我耗在等待的时间已经超过两个小时,没有责怪的意思,只是想感叹,有时候你的时间价值也会和你的身份划上等号,于是我的这两个时间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上午没做什么事,陪朱老师去车检,一路上我也由一开始的不自然慢慢无所顾忌,但是似乎旁边的这个人不同于自己生活中平常所接触到的,但我就是这样,只要有开始我便可以从容面对接下来发生的所有事情。这也算是自己的一大优点吧。当然我说的、我聊的只能代表我平日所了解所知道的,肤浅也好、浅薄也罢,总是这一路上我真真切切的说了很多。当然这相互聊天的过程也让我知道了他,曾经有过南都、新京报工作的经验,一个来自甘肃现在已在杭州扎稳脚跟的人士。看他有纠结,一时间我还真有那么钦佩的感觉,但从始至终,他身上总会没有征兆的吐露出一些领导人的气息,我也总会这样默默的在心里安慰自己,只是总在回来后遗憾自己没能做出有效的回击,这就是我,不喜欢阶级,在我的心理,我只在乎所做的事情,当然这一切都是不太符合这个社会的所谓规则的。
不管外界怎样看待我这次的.经历,我自己心里明白,我不会将其视作为未来的某根救命草,我在乎的只是学习的过程,我并不在乎日后会有什么机会。合适不合适在我看来都是需要缘分的。
在车上谈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他对王克勤的一番评价,让那时还没静下心来的我傻傻的随声附和着,可是待我进入办公室,慢慢熟悉整个环境之后,我得出的结论就是,相较而言,我似乎更加欣赏的王老师,毕竟这么多年下来了,危险的事情也经历了不少,作为媒体人最基本的操守他还是在的,我只是遗憾的是,现在的他也是我理解不到的。但对于现在的朱老师,我不知道该怎么去下定论,我相信以前的他定也是个有媒体理想的好记者,但是现在看看他手下报纸的质量,我想说,或许在他自己看来这是迫于现状,但我想说的是,既然都作出选择了就不要再去说其他仍然在坚守的其他记者,最后,我也为那几分钟的负荷感到羞耻。
一个星期的经历就由一个不太顺利的开始所展开了,在饿了两天肚子后,自己 也终于也认识了好人,和自己走近目前已有那么几个人,我也慢慢感到一些职场上的复杂,可能这在很多人看来并算不了什么,但对于我这种从不多去花时间在这些上面的人而言。恐怕在日后自己要面临的困难会更多,也只希望日后的每次周总结都可以如这次般简简单单。
到现在自己都没有说起自己的工作经验,一个星期我参加了他们的选题会议,大致了解了他们的工作行程,另外自己也去参加了两个采访任务,收获是有的,除了第二次那次免费的酒店的自助餐,我想收获更多的是一些接触到的人或事吧。另外必须得提的是自己对步鑫生资料的收集,虽然后面交上去的只有那一千来字,但我想我现在对他的了解应该算是很了解了吧,更重要的是,通过他我也回头去看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个时候的企业家,原来很多事情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自己也为以前为自己没有生在那个时代而感到遗憾的话而感到脸红,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事情真的是身不由已的。
文档为doc格式